江苏以太坊挖矿事件始末,多部门联合打击

小编

你知道吗?最近江苏那边的以太坊挖矿事件可是闹得沸沸扬扬的,简直就像一部悬疑剧,让人好奇心十足。今天,就让我带你一探究竟,揭开这场以太坊挖矿事件的神秘面纱吧!

一、事件爆发:耗能惊人,IP地址遍布全省

话说那天,江苏省通信管理局突然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原来他们最近在排查虚拟货币挖矿行为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江苏省内以太坊挖矿活动异常活跃,一天竟然耗能高达26万度电!这可真是让人咋舌啊!

更让人惊讶的是,参与挖矿的互联网IP地址总数竟然达到了4502个,遍布全省各地。其中,以太坊和比特币是挖矿的主力军,而苏州、徐州、南京等地更是挖矿的重灾区。

二、IP地址归属:党政机关、高校、企业成“挖矿”重灾区

那么,这些参与挖矿的IP地址都来自哪里呢?据调查,其中约21%的IP地址归属党政机关、高校和企业。也就是说,一些机关、高校和企业竟然被入侵利用,偷偷摸摸地开展虚拟货币挖矿活动。

这可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啊!原来,虚拟货币挖矿的“水”这么深,连党政机关、高校和企业都忍不住要“下水”了。

三、政策整治: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挖矿”行为

面对如此严重的虚拟货币挖矿现象,江苏省通信管理局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他们迅速行动起来,联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门,对虚拟货币挖矿活动进行全链条治理。

据悉,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将持续开展虚拟货币挖矿态势分析,并进一步联合各相关部门,形成多维度、多层次的处置体系。他们还将依法处置相关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配合做好违法虚拟货币交易的溯源与打击。

四、专家解读:整治“挖矿”行为,意义深远

对于此次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一位业内专家表示:“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对国民经济贡献度低,对产业发展、科技进步等带动作用有限。加之虚拟货币生产、交易环节衍生的风险越发突出,其盲目无序发展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节能减排带来不利影响。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推动节能减排、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五、事件后续:江苏盐城收缴近20万枚比特币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以太坊挖矿事件中,江苏盐城市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11月,盐城市在处理一起涉及PlusToken的传销案件时,从涉案嫌疑人账户中收缴了大量比特币,数量高达19.4万枚,几乎与美国政府所声称拥有的比特币数量相当。

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加密货币监管的讨论,也让人们更加关注虚拟货币领域的风险。

这场江苏以太坊挖矿事件可谓是波澜壮阔,让人见识到了虚拟货币挖矿的“水”有多深。不过,随着政策的不断加强,相信未来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将会得到有效遏制,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