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比特币挖矿纠纷案

小编

湖州首例比特币挖矿合同纠纷案审结

    警示虚拟货币投资风险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兴起,虚拟货币投资逐渐成为热门话题。投资虚拟货币挖矿项目却存在极大的风险。近日,湖州市安吉法院审结了湖州市首例涉比特币挖矿合同纠纷案,为投资者敲响了警钟。

案件背景:投资77万元挖矿,收益不佳对簿公堂

2019年3月,王某在朋友李某处得知一个虚拟货币挖矿项目,即利用电脑硬件在比特币系统中抓取随机生成的代码,计算出比特币的位置,并获得比特币区块奖励。由于双方之前有过多次合作,有一定的信任基础,王某决定投资77万元参与该项目。

由于比特币相较于法定货币,既没有内在价值,也没有相关政府部门的信用担保,加之挖矿项目收益不佳,王某与李某产生了纠纷,最终对簿公堂。

法院判决:合同无效,驳回原告部分诉讼请求

湖州市安吉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该比特币挖矿合同无效,依法驳回了原告王某的部分诉讼请求。此案成为湖州市首例涉比特币挖矿合同纠纷案,对其他投资者具有警示意义。

法院认为,比特币作为一种虚拟货币,其交易存在极大的风险,且不受央行控制和法治监管,价格波动较大。投资者在参与虚拟货币挖矿项目时,应充分了解相关风险,谨慎投资。

法官说法:虚拟货币交易存在四大危害

湖里区人民法院在审理另一起涉比特币买卖合同纠纷案时,法官指出,虚拟货币交易存在四大危害:

易诱发融资诈骗。

价格波动大,风险高。

扰乱金融市场秩序。

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典型案例:比特币“挖矿”合同被判无效

2023年2月17日,最高法发布11个司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典型案例,其中第一件就是上海某实业公司诉北京某计算科技公司委托合同纠纷案,涉及比特币挖矿。

该案中,法院认为,比特币挖矿活动违反了金融监管规定,扰乱了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相关合同应认定为无效。

合同效力认定:比特币挖矿机买卖合同无效

在兰某鹏与艾某买卖合同纠纷案中,法院认为,比特币挖矿机买卖合同无效。理由是,比特币挖矿活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不利于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容易滋生违法犯罪活动,扰乱经济金融秩序。

法院判决,被告艾某应返还原告兰某鹏支付的412052元,并支付逾期付款利息损失。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虚拟货币投资存在极大的风险。投资者在参与虚拟货币挖矿项目时,应充分了解相关风险,理性投资,避免陷入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虚拟货币市场的监管,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